【腾讯云】视频通信爆款 9.9 元起, 提供电商、教育、社交娱乐等多行业多场景的一站式解决方案,最快 1 天布局火爆赛道

最近跟朋友闲聊,说起香港内地的文化。不聊不知道,这差距,是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啊!

尤其,是在教育这一条线上。

内地ip家长:“压垮成年人只需一个家长群”

香港ip家长:“留电话已经是最后的防线了”

不得不说,转来香港上学才能真正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边界感,尤其是学校老师的边界感有多强。
就拿学校生活来举例吧,香港的学校根本不可能有家长群,家长也不会有老师的私人电话,只能通过学校的校务处或者发邮件联系到老师。

就是一个互不打扰,有事漂流瓶联系的状态。

1’

为何逃不过进家长群的命运?

相比于之前在内地上学,家长群里有通知 - 接龙 - 签到,不进群就没法接到学校和老师的通知。

当代家长,从孩子入学开始,就被要求加各种公众号、家长群,而后者几乎需要家长全天候待命。

以至于经常出现这番荒诞的场景:老师的一条通知发出,群里“收到”的收到,“感谢”的感谢;

不明所以的,追着老师、刨根问底;

晚进来的,疯狂爬楼,生怕自己错过了什么。

有位家长掰掰指头算了算,每天群里能有300多句“谢谢”、“不客气”。

难怪有不少家长感慨,究竟是孩子在上学,还是父母在上学?

“躲得过职场的996,逃不过家长群的007”。

其次是每位内地家长都经历过的,孩子的手工作业....说是布置给小朋友的,实则变成家长动手的凌晨工作。

这难道不是本末倒置了吗?

但是在香港,很多学校都有视觉艺术课,孩子在学校就能在老师指导下亲自完成手工作业,并且好的作品会被张贴出来,不但提高了孩子的动手能力,还让孩子变得更加自信。


当然,除了校园,职场更是如此,可能你和同事相处了几年,你可能连他住哪个区,年龄多少都不知道。

因为香港人注重隐私,除了很要好的朋友,一般工作以外的私事是不交流的。

2’

家长群的顶级内卷,香港真学不来..

还有个印象很深的就是香港这边开家长会,都是老师单独与学生和家长面谈,不会让所有家长坐在一起讨论,对学生的隐私保护度极高。

在这里分数、成绩、家庭背景,都属于个人隐私。

老师说开十分钟的话就计时十分钟,时间一到会议就结束,不会有过多拖沓的东西。

这也是香港人做事效率高的体现吧。

那么相反,内地这边还有一种顶级内卷,叫做“在家长群分享生活”。

群友“不经意间”发出的消息,都透着一股凡尔赛的味道,privilge尽数体现。

这哪里是家长群,分明是秀有钱有闲有人脉的竞技场啊。

记得之前刷到过视频,内地家长为了讨好老师,让老师对自家的孩子“上心”,送护肤品套装和Hermès丝巾,而老师也欣然接受了。


其实在香港不用跟老师去“拉关系”,老师不会也不可以留任何的私人联系方式给家长,如果有问题要沟通,可以发到老师的工作邮箱,老师在工作时间会回复家长,也根本不用担心会被群里的消息狂轰乱炸。

另外节假日也不用送礼,如果真的想感谢老师,可以写邮件或者做一些不值钱,但却能表达心意的卡片、手工饼干之类的。
讲实在的,我是打心底里喜欢香港的教育,单单是人情世故上,就让人轻松,没有虚头巴脑的东西。

老师就是正儿八经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,对待孩子一视同仁。孩子在学校也不会因为成绩不拔尖被区别对待,甚至被同学欺凌,而且老师和校长就算有关孩子问题找家长也是极尊重家长的,真正的为孩子着想。

这对比,大家细品吧。

内容分享:
【腾讯云】即时通信IM接入AI服务,高效构建智能聊天能力
Top